新加坡的人工智能革命:狮城如何重塑亚洲科技未来
近十年来,我见证了新加坡的蜕变——说实话,亲眼见证这一切真是令人惊叹——我见证了这个小岛国在全球科技领域超越自身实力的崛起。最近一次访问新加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那些闪闪发光的智能建筑,或是静静地驶过滨海湾的自动驾驶汽车。这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新加坡有条不紊地、近乎痴迷地将自己定位为亚洲人工智能强国。
新加坡的做法让我兴奋不已:他们并非只是把钱投入到光鲜亮丽的新技术上,然后指望它能持续下去。相反,他们精心制定了我认为东南亚最全面、最具前瞻性的人工智能战略。1。相信我——多年来我一直在多个国家追踪这个领域。
智慧国家计划于2014年启动,如今看来仿佛已是过去很久的事了,它并非政府的又一个热词。我观察到的是更为复杂的过程:系统地重新构想一个国家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2. 从医疗诊断到交通管理,从金融服务到城市规划。
新加坡的数据
新加坡面积仅719平方公里,却拥有4000多家跨国公司和200多家科技独角兽企业。新加坡政府已承诺到2025年将投入14万亿新元用于人工智能发展,使其成为全球人均人工智能投资最高的国家之一。
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惊讶——是新加坡如何在创新与监管之间取得平衡。我见过其他国家要么完全放任不管(导致混乱),要么监管过度(扼杀创新)。新加坡?他们找到了一个既鼓励创新又保持监管的最佳平衡点。实际上,这非常巧妙。
这些数字说明了不少问题。根据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管理局的最新数据,2023年新加坡数字经济为GDP贡献了约1060亿新元。3这大约相当于整个经济的17%——而这个行业在二十年前几乎不存在。仔细想想,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但事情的有趣之处就在这里——也是我的观点多年来不断演变的地方。起初,我怀疑一个小城市国家能否真正与中国或美国这样的科技巨头竞争。我的意思是,新加坡没有那么多人口,也没有那么庞大的国内市场。然而,他们拥有的或许是更宝贵的东西:无与伦比的战略专注力和执行力。
政府愿景:构建未来的数字基础设施
说实话,2017年我第一次听说新加坡人工智能项目时,我以为这只是又一个几年后就会不了了之的政府举措。结果我错了。这可不是典型的官僚项目;它已经成为新加坡人工智能转型的支柱。4.
最近与政策制定者的对话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令人耳目一新的务实态度。新加坡没有追逐每一个人工智能趋势——相信我,如今人工智能潮流层出不穷——而是专注于真正能够带来改变的领域。医疗保健、交通、城市规划、金融服务。这些领域,人工智能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显著的改善。
2019 年启动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精准瞄准五大重点领域5我觉得他们特别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们的结构:他们没有把资源分散到几十个应用程序上,而是深入新加坡已经具有竞争优势的特定领域。
部门 | 关键举措 | 预期影响 | 时间线 |
---|---|---|---|
卫生保健 | 人工智能诊断 | 30% 更快诊断 | 2024-2026 |
金融 | 监管沙盒 | 50多项金融科技创新 | 正在进行 |
运输 | 自动驾驶汽车 | 25%流量减少 | 2025-2030 |
城市规划 | 智慧城市传感器 | 实时优化 | 2024-2027 |
监管沙盒方法——我最初以为只是花哨的术语——已被证明确实有效。企业可以在受控环境中测试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而不会陷入监管不确定性的泥潭。6就像拥有一个安全的创新空间,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对大多数政府的运作方式来说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个人见解:新加坡的做法为何有效
我与东南亚各国政府合作过,我发现新加坡的优势不仅在于资金,更在于协调。不同机构之间实际上会互相沟通。政府科技局、信息通信媒体发展局、经济发展局——它们之间不是竞争,而是合作。这在政府工作中实属罕见。
2020 年推出的模型 AI 治理框架代表了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的东西:企业真正愿意遵循的自愿准则7新加坡没有强加僵化的监管,而是提供了灵活的原则,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调整。这真是个绝妙的策略。
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或许也是我最喜欢的例子——他们处理数据治理的方式。新加坡的《个人数据保护法》在隐私和创新需求之间取得了平衡。他们并没有阻止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发展,而是确保其以负责任的方式进行。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实现,但新加坡似乎已经找到了解决办法。
现实世界的影响:人工智能改变行业
现在事情变得真正有趣了——也是我定期访问新加坡期间看到最显著变化的地方。这种转变并非孤立发生;它几乎影响到所有行业,而这种影响在五年前还像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
医疗保健革命
新加坡中央医院的 AI 诊断工具将放射学报告时间缩短了 40%8去年我有幸亲眼目睹了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坦白说,它真的令人惊叹。这项人工智能并非取代医生,而是能发现人类放射科医生可能忽略的潜在问题,尤其是在复杂病例中。
真正让我兴奋的是国家癌症中心的人工智能治疗建议。该系统分析了大量的治疗结果数据集,并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9我们正在谈论可能改变患者生活的改善,而新加坡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金融服务转型
我一直密切关注的星展银行(DBS Bank)已成为银行业应用人工智能的典范。他们的人工智能欺诈检测系统每天处理超过 3000 万笔交易,实时捕捉可疑活动。10误报率下降了 70%,这意味着被阻止的合法交易减少了。这对客户体验来说意义重大。
但说实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加坡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如何拥抱人工智能,以实现金融包容性。像 MatchMove 和 Aspire 这样的公司正在利用机器学习,为东南亚地区此前服务不足的人群提供银行服务。这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及性。
- 处理80%股票交易的算法交易平台
- 人工智能信用评分准确率达95%
- 机器人顾问管理着超过 14 亿 150 亿美元的资产
- 实时监控 200 多家金融机构的监管合规情况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新加坡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态度——我需要强调这一点——与我在其他任何地方看到的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单纯关注私家车自动化,而是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解决方案。11.
圣淘沙和榜鹅的自动驾驶巴士试验已经进行了三年多。让我着迷的是,他们如何将这些车辆整合到现有的交通网络中,而不是将它们视为独立的解决方案。这些巴士可以与交通管理系统通信,并根据拥堵情况实时调整路线。
其实,让我先退一步来说。交通管理系统本身就值得肯定。自2019年以来,新加坡的人工智能交通优化已将平均通勤时间缩短了15%。12。这听起来可能不算多,但在一个效率至上的城邦,这些时间加起来每年可以节省数百万小时。
初创企业聚焦:卓越创新
PatSnap 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智能平台,它从一家新加坡初创公司发展成为服务全球 12,000 多家公司的平台。他们的成功展现了新加坡的生态系统如何培育出能够在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扩张的公司——这是我在与他们的团队合作时亲眼见证的。
应对挑战和未来机遇
现在,如果我描绘一幅完全美好的图景,那我就没有尽到我的职责。新加坡在人工智能的征程中面临着真正的挑战,说实话,当我想到这些挑战对该地区更广泛的影响时,其中一些挑战让我彻夜难眠。
人才短缺可能是我从新加坡高管那里听到的最大担忧。尽管新加坡在教育和培训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仍然严重依赖外国人才来填补人工智能岗位。13技能未来计划已为超过 50,000 名人工智能相关技能专业人员提供培训,但行业需求仍然超过供应。
- 人才获取和保留挑战
- 平衡创新与数据隐私问题
- 管理人工智能偏见并确保算法公平性
- 在其他国家迎头赶上时保持竞争优势
真正让我感兴趣——也是我认为新加坡真正优势所在——的是他们对人工智能伦理的态度。“模型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并非停留在理论层面;它正在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中得到实践。14。我已经看到了合规审计期间的实际影响,它令人耳目一新,彻底且不繁琐。
展望未来——我基于与政策制定者和行业领袖的对话得出这一结论——新加坡正在为下一波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做好准备。量子计算集成、先进机器人技术以及他们所谓的“人工智能原生治理”都即将到来。15.
新加坡最近宣布成立国家量子安全网络,这体现了其真正的前瞻性。在量子计算机威胁现有安全系统之前,新加坡就已经在为后量子密码学做准备。16……这种战略思维一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个人预测——我关注这个领域已经很久了,对此很有信心——新加坡将成为人工智能治理框架的试验场,并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他们不仅仅是在实施人工智能,他们还在为在全国范围内部署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制定行动方案。
过去十年,我见证了新加坡人工智能的显著转变,但我认为我们仍处于其发展的早期阶段。新加坡的基础坚实,战略合理,执行力也持续令人印象深刻。对于任何有兴趣了解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个体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来说,新加坡提供了当今最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